一、首先我们看看周总的花椒花芽情况:
说明:今年就只打了2次收老药,控梢药打的50克,磷二钾50克,铵基酸50克。
照片基本无色差,花芽红艳,无侧胎叶,叶片厚绿,节间合适。
二、本花椒基地花芽情况:
今年打了4次收老药,最高浓度为50(烯)+20(多)克,磷二钾100克,亚磷酸钾20克,微量元素15克,铵基酸15克。
花芽情况如上图,顶叶卷曲,芽苞较松,不如第一家的芽苞紧实。
三、熊总基地情况
今年打了3次收老药,具体剂量未取得数据。
花芽红艳,顶部叶片正常,满尖的红芽,芽苞大小较第一家小一点点。
四、特殊情况:
第三家的枝条前期剪了尖的,表现完全不一样,看不见红色芽苞了,同时芽旁边的胎叶已长出来,见下图
第一家用肥情况:下桩肥、芽肥共下单一株接近3斤复合肥。
第二家用肥情况:桩后肥3两、芽肥5两合计8两肥料。
第三家用肥情况:暂无数据。
田间管理情况:
第一家田间管理到位,无太多杂草,第二家田间杂草较多。第三家田间杂草较多。
枝条数量:
第家每株约75根枝条,第二家每株30根枝条,第三家每株近百根枝条。
枝条长度:第三家枝条最长在一米以上。
用药分析:三家用的药品均是同一品牌,不同之处在于用量不同,第一家和第三家的烯效唑用量和磷二钾用量均不超过50克,第二家用量磷二钾达到100克,并再加了20克亚磷酸钾。其次不同为胺基酸用量不同,第一家用量为每次50克,第二家每次10-20克。
专家反馈:第一家和第三家的红芽为完全分化的花芽,第二家的为混合芽,意思是红芽在抽花时不会抽出叶片,完全就是非常大一串花,而第二家的这种混合芽则会在抽花同时抽出部分叶片。
一、在收老时,应当考虑药肥平衡,当钾过量时是不是会影响芽的正常生产,从而影响它的分化?
二、田间管理不到位,会不会引起树的营养不良,毕竟草抢肥是非常快的,而且草的根系非常发达,从而影响树的根下追肥效果?
三、在收老用药时,药浓度已经引起了顶部叶片发生卷曲,这会不会是和种药肥害的表现?
对于第一种情况:
要实现树体的药肥平衡,或许根据经验及药液浓度考虑??如:磷二钾和胺基酸的配比?烯效唑与促进剂如芸苔素的配比,或许综合配比?
对于第三种情况:药肥害在考虑第一种情况后,是不是要考虑一下用药时间?温度?叶片老嫩程度???